i 7

Caesarī cum id nūntiātum esset, eōs per prōvinciam nostram iter facere cōnārī, mātūrat ab urbe proficīscī, et quam māximīs potest itineribus in Galliam ūlteriōrem contendit, et ad Genāvam pervenit. Prōvinciae tōtī quam māximum potest mīlitum numerum imperat (erat omnīnō in Galliā ūlteriōre legiō ūna), pōntem quī erat ad Genāvam iubet rescindī. Ubi dē ēius adventū Helvētiī certiōrēs factī sunt, lēgātōs ad eum mittunt nōbilissimōs cīvitātis, cūius lēgātiōnis Nammēius et Verucloetius prīncipem locum obtinēbant, quī dīcerent sibi esse in animō sine ūllō maleficiō iter per prōvinciam facere, proptereā quod aliud iter habērent nūllum: rogāre ut ēius voluntāte id sibi facere liceat. Caesar, quod memoriā tenēbat L. Cassium cōnsulem occīsum exercitumque ēius ab Helvētiīs pulsum et sub iugum mīssum, concēdendum nōn putābat; neque hominēs inimīcō animō, datā facultāte per prōvinciam itineris faciendī, temperātūrōs ab iniūriā et maleficiō exīstimābat. Tamen, ut spatium intercēdere posset dum mīlitēs quōs imperāverat convenīrent, lēgātīs respondit diem sē ad dēlīberandum sūmptūrum: sī quid vellent, ad Īd. Aprīl. reverterentur.

    当这件事……被报告给了凯撒(Caesari cum id nuntiatum esset):[A注]高卢行省,包括依珥吕瑞库姆(Illyricum),在不久之前被指派给凯撒,他要在那里担任5年的地方总督(proconsul)。凯撒听闻赫珥威提依人迁徙的消息时,他正要出发去他的行省。这个时间,正如先前已经提到的那样,是A.U.G. 696年,前58年,凯撒此时33岁。

    [G注]当时,凯撒在罗马,已经卸下了他的执政官职务,正准备出发去他的行省:每个执政官在卸任后,要被授予某一个行省的总督的职务,为期一年。又,根据一部特殊的法律,凯撒的管辖(对山外高卢、山内高卢和依珥吕瑞库姆这3个行省的统治)为期5年。蛮族迁徙的消息促使凯撒加快脚步。

    他赶忙(maturat):[A注]这是历史现在时,这个语法现象在凯撒的作品中频繁出现。[G注]根据普鲁塔克,凯撒传记的作者说,行军速度是每天100里;在一周内到达了尔霍达努斯河。

    背向(ab):[G注]凯撒在罗马附近,但不在罗马城中——因为在拥有地方总督的兵权时,他是不被允许进入罗马的。因此凯撒用了ab,而非ex。

    罗马城(urbe):[Y注]urbs特指罗马。同样,古希腊语中的ἄστυ特指雅典。

    尽可能快地(quam maximas potest itineribus):[任译]以尽可能快的速度。[M译]as great marches as he can。

    外高卢(Galliam ulteriorem):[任译]外高卢。[M译]Further Gaul。[译按]从任译。

    到达日内瓦(ad Gen‹a›vam):[LS注]是在日内瓦附近,ad在这里等同于apud[在……附近]。

    多多益善地(quam maximum potest militum numerum):[任译]多多益善。[译按]任译quam maximum potest作“多多益善”,尤其精当:成语“多多益善”出典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多多益善”恰与军事有关,故从任译。参见: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2628.

    征召士兵(militum):[任译]征召军队。[译按]militum(miles的复数属格)本意“士兵”而非“军队”,且“征召”与“军队”的搭配似不妥,故“征召军队”宜改作“征召士兵”。

    一个军团(legio una):[任注]军团(legio)是罗马步兵的一个完整的作战单位。在凯撒时代,经过马略的军事改革后,军团的情形已经与共和中叶之前完全不同,按财产等级分兵种的制度已取消,全部士兵的装备和武器都已一样,也不再全部是服义务兵役的公民,主要已由职业的雇佣兵组成。每个军团包括10个大队(cohors),每个大队包括3个小队(manipulus),一个小队再分为两个百人队(centuria)。每个军团的定额为5000人,但因为在战斗中不能及时补充,所以有时远低于这个数目。VIII.45曾提到有一次2个军团合起来仅7000人的情况。

    [TH注]凯撒在启程前往高卢时有4个军团:第七军团、第八军团、第九军团和第十军团(参见I.10.3)。在马略时代,处于战备状态的一个军团大约有6000人(参见阿庇安《罗马史·米特里达梯战争》,87.108),而苏拉(参见普鲁塔克《苏拉传》9,《马略传》35)、路库珥路斯(Lucullus,参见《罗马史·米特里达梯战争》72)的单个军团人数相同。凯撒时代军队的建制延续先前的状态,我们可以从西塞罗的书信(《致阿特提库斯书》IX.6.3)以及凯撒对内战的叙述(《内战记》III.4.3)中得知理论上一个军团的兵力并未改变。然而我们不当推断,凯撒掌控着8个军团,从而他就有48000名士兵——因为我们当考虑到人员的伤亡。凯撒告诉我们(V.49.7),在高卢战争的第五年,两个军团——或许包括400名与军团同行的骑兵(V.46.4)——加在一起勉强达7000人。不过,凯撒有时通过招募新兵多多少少地弥补他的兵力损失(VII.7.5,VII.57.1)。

    [CA注]legio una意为but a single legion。在颇吕比欧斯(Gk. Πολύβιος, La. Polybius)时代,一个军团有4200人和300匹马。Lipsius认为凯撒的一个军团的人数并不超过这个估计值。

    [G注]这个军团即是第十军团。

    [译按]VIII.45似无有与“2个军团合起来仅7000人”对应的文句。Justus Lipsius(1547—1606),比利时文献学家,他试图用与基督教相融合的形式来复兴古典的廊下派学说,著有《论罗马军事》(De Militia Romana)、《论恒心》(De Constantia)等。Justus Lipsius和Justus Hermann Lipsius不是同一人,后者在1834年生于莱比锡(Leipzig),逝世于1920年,是德国古典学者。

    拆毁(rescindi):[谢词]有“再次弄破”、“撕开”、“剖开”等意。

    日内瓦附近的(ad Gen‹a›vam):[任译]通向日内瓦。[M译]at Geneva。[CA注]意为near Geneva,同理Romae意为in Rome而ad Romam意为near Roma。[Y注]拉丁语中,“通向日内瓦”(to Geneva)用Genavam来表达,不带介词的宾格。[LS注]此桥跨过尔霍达努斯河(罗纳河[Rhône])。[译按]译者从M译、CA注的观点译之。

    确知(certiores facti sunt):[GS注]直译作were made more certain,是凯撒的惯用语。

    威茹克来提乌斯(Verucloetius):[CA注]根据凯尔特语学者的观点,这个名字的来源是ver[人]以及clacht或clocht[演说];这个词的意思是发表公共演说的人。尽管凯撒把这个词当作一个专有名词,但是事实上,这个词可能是对使者中领导者的称呼。[译按]CA注中clacht与clocht原分别作dacht与docht,据Ranko Matasović.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oto-Celtic. Brill Publishers, 2009: 210~211改。

    俾使他们告诉凯撒(qui dicerent sibi):[TH注]参见I.3.4的相关笺注。在表示结果的关系从句中,凯撒在历史现在时后多用虚拟式现在时而非虚拟式未完成时。这里的未完成时可能是因为受到了obtinebant[拥有]的影响。如果读者没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那么这个英语例句会使之明晰。在一位著名学者的著作里有这样一句:It would have been easy enough for Virgil to have taken up at once the heroic vein in the man [Aeneas],从逻辑上说,我们该用to take up替换to have taken up,但是在it would have been的影响下,就可以自由地使用完成时。[译按]TH注中所引例句出自William Warde Fowler著《罗马人的宗教体验:从早期到奥古斯都时代》(The Religious Experience of the Roman Peopl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Age of Augustus)。

    意图(in animo):[谢词]animus:打算,计划。

    以其旨意(eius voluntate):[M译]with his contest。

    允许(liceat):[译按]这里的liceat引导一个无人称句。

    以记忆存留着(memoria tenebat):[M译]kept in remembrance。[译按]memoria为memoria[记忆]的单数夺格,这里的memoria为工具夺格状语,I.14.1中的亦然。

    执政官路奇乌斯•卡斯西乌斯(L. Cassium consulem):[M注]他被提古瑞尼人(Tigurini),于前107年,在任执政官——和著名的伽尤斯·马略(C. Marius)一起——时杀死。参见I.12.5。

    [CA注]文本中提到的事件发生在49年之前。一个奇姆卜瑞—条顿(Cimbro-Teutonic)部落——即后来被马略击败的部落——在破坏了高卢中部后,与赫珥威提依人勾结起来,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开始进攻罗马行省。提古瑞尼——赫珥威提依人的一支部落——受迪维科的掌控,在日内瓦的桥与尔霍达努斯河的浅滩从这座城的下方着手进攻阿珥罗卜若革斯人的领地。赫珥威提依人的其他几支部落和他们新的盟友向南移动。这样的战术迫使罗马人分散兵力。执政官卡斯西乌斯在他的副官斯考茹斯(Scaurus)迎头攻击奇姆卜瑞人和条顿人时正赶赴日内瓦。两位指挥官都很不幸:卡斯西乌斯和他的军队被赫珥威提依人在勒玛恩努斯湖(即日内瓦湖)边击溃,而斯考茹斯被他所竭力对抗的敌人打败,成为俘虏。

    [TH注]W. E. Heitland认为,赫珥威提依人决定定居在西高卢(Westrun Gaul,参见I.10.1)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起了提古瑞尼人(Tigurini)取得的好处。

    在轭下(sub iugum):[G注]轭是由两个立在地上的标枪和一个横在上面的标枪组成的。

    在轭下走过:[译按]从轭下走过即表示顺服,被虏为奴隶。

    一段间隙时间(spatim intercedere):[LS注]即,在眼下的时刻与他打算进攻赫珥威提依人的时候之间。

    时日(diem):[G注]time。[H注]不是一天(a day)。[TH注]“一天”这个概念在拉丁语中用unum diem来表达。

    倘若他们想要什么回答(si quid vellent):[LS注]凯撒使用si quid vellent,假装他不知道他们在做的事情。

    在4月的望日(ad Idus Apriles):[译按]在古罗马历法中,3、5、7、10月的望日为15日,其余月份的望日为13日。又,部分版本作a. d. Id. April.,即ante diem Idus Aprilis,意为“4月望日前的一天”。

    当这件事——赫珥威提依人企图通过我们的行省——被报告给了凯撒(Caesar),他赶忙 背向[罗马]城离开并尽可能快地 奔赴外高卢(Gallia ulterior),到达日内瓦。 [2]他命令整个行省多多益善地 [征召]士兵(在外高卢一共[只]有一个军团 ),并命令拆毁日内瓦附近的 桥。[3]赫珥威提依人确知凯撒的到来后,他们把部族中最尊贵的人——其中的使者纳姆美尤斯(Nammeius)和威茹克来提乌斯(Verucloetius)拥有首领地位——派去作使者,俾[使]他们告诉凯撒, 以[他们的]意图 ,[并]不[想做]任何恶事,[只想]取道通过行省,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他们请求凯撒以其旨意允许他们取道。[4]因为凯撒以记忆存留着执政官路奇乌斯·卡斯西乌斯(Lucius Cassius)被赫珥威提依人杀死, 并且他的军队被迫在轭下走过[的事情],就不认为他们的请求当受应允。[5][凯撒]亦不认为,[这些]内心险恶的人一旦被给予了取道通过行省的机会,会戒绝不义与恶行。[6]然而,为了能有一段间隙时间 ,等到他统领的军队集结起来,[凯撒]就回复使者,他要花费时日斟酌[一番],倘若他们想要什么[回答], 就在4月的望日再来。

    article Nav